孕產期憂鬱症的篩檢分析~蘇冠賓教授及其身心介面研究團隊參與國際合作研究成果榮登國際頂尖《英國醫學期刊》

孕產期憂鬱症的篩檢分析~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團隊參與國際合作研究成果榮登國際頂尖《英國醫學期刊》

懷孕及產後是女性罹患憂鬱症的高危險時期,而也是女性人生當中對於身心健康的一大挑戰;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中心(MBI-Lab)團隊參與國際合作研究產後憂鬱症的篩檢分析,更精準地篩檢出高危險族群,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影響係數四十分的國際頂尖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受到醫學界的高度重視並廣泛引用。

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中心(MBI-Lab)團隊在醫學院蘇冠賓教授指導之下,多年來專注於憂鬱症的研究,完成相當多相關的臨床試驗,在國際的精神醫學領域上佔有重要之學術地位;這次參與世界58個研究中心國際合作之研究主題為孕產期憂鬱症的篩檢工具,研究匯集分析高達15557受試者的原始資料,並得出「以閾值11分以上之設定」能達到最高、更有效的篩檢之結論。

蘇冠賓教授表示,孕期或產後憂鬱症是許多新手父母及醫護人員最關心的身心健康議題,為了讓醫療更適時介入高危險族群,簡單有效的篩檢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愛丁堡憂鬱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篩檢工具,然而,該工具使用上最大困難在於訂定的閾值(cut-off value)並不一致,因此國際合作研究團隊進行大型資料分析,為了其敏感度(sensitivity)與特異度(specificity)兩者準確性極大化,以便更精準地篩檢出高危險族群。

蘇冠賓教授說,這次的大型研究屬於個人化資料統合分析(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IPDMA),相對於傳統的統合分析,IPDMA不僅分析已發表的論文資料,更分析眾多研究背後受試者的原始資料,雖然花費更大的心力及時間,但得出的結果較傳統方法更加可靠!在該大型研究的背後是幾十年來國際團隊的努力結果,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的陳子力同學等也代表MBI-Lab,參與眾多國際合作研究計畫,也代表台灣在精神醫學領域上的地位備受國際肯定。

MBI-Lab主持人蘇冠賓教授是台灣身心醫學專家,目前擔任安南醫院副院長並主持台灣第一個憂鬱症中心,致力於憂鬱症在大腦身心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合併探索藥物及非藥物整合性治療與身心健康和大腦功能的機轉。MBI-Lab的成員不僅有專職研究人員,也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如精神科、中醫師、音樂治療師、心理師等,團隊更著重於臨床精神醫學的跨領域研究,也多次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令人振奮的研究結果。

《英國醫學期刊BMJ》論文原文網址:https://www.bmj.com/content/371/bmj.m4022

 

---
轉自中國醫藥大學校園新聞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 公共關係中心 吳嵩山主任